您的当前位置:平安康网-> 百科 >内容

世界粮食日:看会宁的“粮”故事

2025-10-20 05:04 来源: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:11377   

10月的会宁,黄土塬上的风裹着谷香掠过层层梯田。10月16日,世界粮食日如期而至。今年的主题“不让任何人掉队”。在位于黄土高原腹地、素有“陇中粮仓”之称的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,激荡起深远回响。在这片曾因“苦甲天下”闻名的黄土地上,会宁正以丰收的姿态、科技的支撑与节约的自觉,向世界交出一份“陇中粮仓”的时代答卷,粮食安全被赋予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内涵。

金色田野的丰收画卷

深秋的会宁,层林尽染,更是丰收的季节。广袤的梯田上,沉甸甸的谷穗、饱满的玉米棒勾勒出最美的乡村图景。在柴家门、甘沟驿等乡镇的田间地头,农户们正忙碌地收割、晾晒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“今年下半年雨水好,加上农技人员指导到位,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用得好,收成比去年又好了不少!”正在收获玉米的村民赵国旭笑着说道。这份喜悦,是会宁献给世界粮食日最朴实的礼物。

会宁,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产粮大县,长期以来为区域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尽管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,自然条件相对严酷,但会宁人民通过兴修梯田、推广节水农业、发展全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,硬是在这片黄土地上创造了连续丰收的奇迹,稳固了“陇中粮仓”的地位。

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

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,会宁的思考与实践并未止步于传统的春华秋实。走进中川、新添等乡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节水灌溉系统精准滴灌,智慧农业监测设备实时反馈作物长势,无人机在进行植保作业……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这片古老土地的耕作方式。

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在这里得到扎实贯彻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测土配方施肥、优良品种推广,会宁正努力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同时,依托“中国小杂粮之乡”的品牌,当地推动粮食产业从“原粮输出”向“精深加工”转型:胡麻油、荞麦面、小米粥料包……2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将“会宁粮”变成“会宁礼”,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,让“好粮食”卖出“好价钱”,反哺粮食生产积极性。

“以前收完粮只能等贩子上门,价格被压得低。现在合作社统一收购、加工,我们的小杂粮能卖到北上广。”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合作社负责人王华指着车间里忙碌的生产线说。

节约理念深入人心

“会宁人经历过饿肚子的日子,更懂粮食的金贵。”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荆静田说,“现在日子好了,但节约的传统不能丢。世界粮食日不仅是提醒,更是传承。”

世界粮食日不仅关乎生产,更关乎消费与节约。在会宁,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与杜绝浪费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。全县中小学在粮食日前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,“光盘行动”在机关食堂、餐饮企业蔚然成风。相关部门通过宣传海报、新媒体平台等渠道,广泛宣传节粮减损的重要性,引导民众从自身做起,弘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。

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。会宁有过艰难的岁月,更懂得粮食的珍贵。我们要把节约粮食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。”社区工作者蒲亚琼在组织的宣传活动上如是说。

会宁的粮食安全,是全国粮食安全的一块拼图。

守好“陇中粮仓”,护好“大国粮安”——会宁,正在用行动作答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陕西宝鸡为卫生室免费发放血氧仪

    ?近日,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健康委为全市1685个行政村卫生室免费发放3370个指夹式血氧仪,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配备2个,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。??发放仪式上,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任晓俊要求,加强基层药品

    2023-02-14 10:46
  • 首批默沙东新冠口服药已完成进口,有望缓解国内需求

    界面新闻1月5日晚从默沙东方面获悉,1月3日晚,国药控股完成一批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莫诺拉韦胶囊(molnupiravir)的进口申报。在货物消杀、装车后,国药控股将109托药品运至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仓

    2023-02-14 10:45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