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平安康网-> 百科 >内容

科技尖兵扎根南粤大地硬核技术赋能产业振兴

2025-10-20 09:40 来源:金羊网 阅读量:11837   

在广东省全面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的壮阔画卷中,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农林类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以其深厚的学科底蕴和强烈的使命担当,派出了一支规模浩大的“科技尖兵”队伍。209个农村科技特派团,扎根于全省21个地市的乡镇村社,他们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,将最前沿的农业科技成果种在最需要它的土地上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
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,科技赋能田野“产业革命”

一场源于实验室、兴于田间的产业变革,正在南粤大地蓬勃展开。

在梅州兴宁市永和镇的稻田里,华南农大唐湘如教授团队带来的不仅是香稻专用肥,更是一场“香气革命”。他们通过“香稻专用肥+增香叶面肥”的技术组合,让大米中决定香气的关键物质2-AP含量提升了16%至21.56%。这不仅是一个科研数据,更是稻谷收购价实实在在的提升。团队集成工厂化育秧、钵苗插秧、无人机飞防等智能农机技术,实现了丝苗香米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,节本增效高达30%。2021-2024年,这项技术示范推广2080亩,带动周边6200亩,双季亩产最高达1360.7公斤,创下了广东优质香稻的高产纪录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该项成果已在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等16省大规模推广应用。

视线转向肇庆高要的革命老区,另一场静悄悄的技术革命正在虾塘边发生。面对罗氏虾病害传统检测“发现率不足40%、耗时72小时”的产业痛点,华农植物保护学院的“虾迩闻名”团队青年学子们,在6位水产病理学家指导下,研制出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及诊断试剂盒。他们首创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,如同给虾病检测装上了“火眼金睛”,将病害潜伏期检出率从37%一举提升至92.6%,防控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,构建了一套完整的“检测-识别-预防”闭环方案,为养殖户筑起一道坚实的“防护网”。

“瞄准产业痛点”,核心技术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

华农特派员的脚步,始终踏在产业振兴最迫切的需求点上,致力于攻克一个又一个“卡脖子”技术难关。

在智慧农业领域,罗锡文院士团队攻关的“智能农机装备与水稻无人农场关键技术”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,并在广东建设了8个无人农场示范基地,在全国16省推广建设35个,为破解“谁来种地”问题提供了“华农方案”。与此同时,电子工程学院李震教授团队正为梅州柚子的深加工注入“智能芯”。他们研发的智能装备,集高效削皮与柚粒无损分离于一体,使试点加工效率提升30%-40%,极大降低了果肉损耗。

种业振兴关乎国家命脉。聂庆华教授团队与广弘控股联合研发的“广弘3号”小白鸡新品种,实现了华南地区自主小白鸡品种“零的突破”。该品种创新性地引入黄羽肉鸡血缘,料重比降低0.13,按年推广2亿只计算,每年可节约饲料粮食5.1万吨,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刘耀光院士团队则致力于破解杂交水稻的“基因密码”,其开发的水稻基因编辑载体系统被国内外1200多个实验室使用,为粮食安全筑牢“基因防线”。

聚焦产业链条,打造可复制的振兴“样板间”

华农的科技服务,不止于“点对点”支援,更致力于“链式发展”,打造全产业链振兴的“华农样板”。

在清远禾云镇,谢青梅教授团队围绕“清远麻鸡”构建了一体化产业标准体系。从种源端建立禽白血病抗性育种规范,到养殖端制定精准免疫程序,再到加工端开发百余种预制菜并建立标准化流程,最终推动产品溢价30%,形成了“科研攻关—标准制定—示范推广”的闭环,为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样板。

在肇庆广宁县,面对当地108万亩青皮竹资源利用率低的困境,材料与能源学院打造了“1+1+1”校政企产学研联盟。通过科技攻关,他们将竹材抗弯强度提升40%,并将纳米竹纤维直径精准控制至50纳米级,成功开拓了医用敷料等高附加值领域。落地企业年产值突破1.2亿元,增长150%,并成功拿下宜家、星巴克等国际订单。

“筑体系、强支撑”,激发扎根大地的内生动力

高效的科技服务,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。华南农业大学于2023年专门成立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,构建起特派员“选、管、扶、评”的全链条管理体系。学校更在职称评定中首创推广系列,将社会服务纳入绩效,从制度层面激发了师生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热情。

通过搭建“科技特派员—永根科技站—新农院分院”三级服务体系,学校打造了103个以“时代楷模”卢永根院士命名的“永根科技站”和301个“牛哥驿站”,作为师生团队长期扎根乡村的桥头堡。数据显示,首轮派驻中,团队累计驻镇16256天,服务带动农户28411户,对接企业、合作社等机构861个,真正实现了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。

结语:科技“变量”转化为振兴“增量”

从“实验室”到“生产线”,从“田间”到“餐桌”,从创造高产纪录的稻田到重获生机的虾塘,华农的科技特派员们以最前沿的技术与最扎实的坚守,将科技创新这个“关键变量”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“最大增量”,为广东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澎湃而持久的科技动能,让千年农脉焕发新的生机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陕西宝鸡为卫生室免费发放血氧仪

    ?近日,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健康委为全市1685个行政村卫生室免费发放3370个指夹式血氧仪,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配备2个,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。??发放仪式上,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任晓俊要求,加强基层药品

    2023-02-14 10:46
  • 首批默沙东新冠口服药已完成进口,有望缓解国内需求

    界面新闻1月5日晚从默沙东方面获悉,1月3日晚,国药控股完成一批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莫诺拉韦胶囊(molnupiravir)的进口申报。在货物消杀、装车后,国药控股将109托药品运至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仓

    2023-02-14 10:45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