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平安康网-> 百科 >内容

甘肃临夏城市垃圾“再就业”

2025-10-21 18:48 来源: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:14412   

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,垃圾再利用正改写着“废弃物”的命运:它们进了焚烧厂就能变成点亮城市的电能;餐厨垃圾经处理变成蛋白饲料与有机肥和粗油脂;建筑垃圾加工后成了铺路建园的市政建材。这场“变废为宝”的探索,让昔日“城市包袱”成为生态资源。

近日,临夏州“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”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临夏市。在当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控室内,屏幕上的各项数据实时跳动。自2022年以来,这座工厂已“消化”95.6万吨生活垃圾,转化为28255.41万千瓦时清洁能源,相当于近6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。

河畔水鸟嬉戏,缤纷草木与蓝天白云、城市建筑相映成趣,宛如一幅生态画卷。不少媒体记者感慨,当地通过对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,城市绿色发展底色愈发鲜明。

餐厨垃圾的“转身”更具科技含量和创新性。在总投资5497万元的厨余垃圾再生处理厂,16吨每日收运的餐厨垃圾经过自动分选、固液分离等工序后,可变成0.8吨蝇蛆蛋白饲料、1吨粗油脂和2吨有机肥。

临夏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乔明武介绍说,“易腐有机物”的厨余垃圾可转化为能源或肥料,是兼顾环保、资源和经济的优解方式之一。

乔明武说,依托政府监管体系,餐饮单位在当地市场监管局办理营业执照时,需签订《餐饮垃圾回收协议》,确保餐饮垃圾统一回收、规范处理,从源头避免餐厨垃圾流向非正规渠道。

据悉,厨余垃圾再生处理厂业务已覆盖临夏市,并向周边3个县延伸拓展,形成区域内较为完善的垃圾处理服务网络。

此外,建筑垃圾的“再就业”同样成果显著。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现场,破碎机轰鸣作响,废混凝土块经过分选破碎,摇身变为粗细骨料。

上述工厂平均年处理建筑垃圾60万吨,可每年生产标砖3880万块,综合利用率达80%。这些再生建材已广泛用于当地市政道路铺设和公园建设,实现了“建城”与“利废”的良性循环。

在临夏市,即便是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,也找到了归宿。在一家企业的处理车间,经过好氧发酵的污泥含水率降至50%以下,检测合格后成为土壤改良的营养土。这些昔日的污染物如今滋养着城市绿化,完成了水资源的生态循环。

这一系列“变废为宝”的探索,源于临夏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系统布局。当地通过引入“人才支援+技术落地”模式,培育国有控股环保企业,建立政府监管下的回收机制,这座城市构建起覆盖固废、餐厨、污水的全链条处理体系。

此外,随着再生水利用、废旧资源回收等项目推进,临夏的垃圾“就业岗位”还在增加,更多城市废弃物将在这里获得“新生”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陕西宝鸡为卫生室免费发放血氧仪

    ?近日,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健康委为全市1685个行政村卫生室免费发放3370个指夹式血氧仪,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配备2个,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。??发放仪式上,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任晓俊要求,加强基层药品

    2023-02-14 10:46
  • 首批默沙东新冠口服药已完成进口,有望缓解国内需求

    界面新闻1月5日晚从默沙东方面获悉,1月3日晚,国药控股完成一批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莫诺拉韦胶囊(molnupiravir)的进口申报。在货物消杀、装车后,国药控股将109托药品运至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仓

    2023-02-14 10:45
广告